今天這篇將是一堂數學課(誤)
那天在測量內衣時看到了一張吊牌,上面有著國際內衣尺碼轉換標示
當下就想:「這些鬼數字到底怎麼來的?!」「為何可以這麼複雜!」
我100%確信不到5%的內衣穿著者知道怎麼分辨其中的不同
所以這篇就是要盡可能用最簡單的方式來跟大家說明各國尺碼的設計概念🤣
那天在測量內衣時看到了一張吊牌,上面有著國際內衣尺碼轉換標示
當下就想:「這些鬼數字到底怎麼來的?!」「為何可以這麼複雜!」
我100%確信不到5%的內衣穿著者知道怎麼分辨其中的不同
所以這篇就是要盡可能用最簡單的方式來跟大家說明各國尺碼的設計概念🤣
首先先聲明,這篇是討論 #Band_Size,也就是 #胸圍 的標示尺碼!
台灣最常用的罩杯胸圍標示是65、70、75、80….的5進位計算
而這套系統適用於EU(#歐洲) 及JP (#日本)體系的內衣尺碼
基本上這些數字就是用量尺測量胸下圍所得的CM(公分數)四捨五入而來。
到這邊OK?你可能想說簡單簡單吧😏
然後事情從這開始就急轉直下😲
在歐洲國家中,並不是國國都用EU體系的(先不要問我為什麼)
另有3個叛逆的國家硬要用自己的體系:UK(#英國)、FR(#法國)、IT(#義大利)
FR體系計算:EU+15cm
IT體系計算:預想0是最平胸身形(IT 0 = EU 65),以+2進位
UK體系計算:與美國一樣是以inches(英吋)為度量,基本上是量下圍後+4 (或奇數+5)
另外還有一位特立獨行者,就是AU(#澳洲)
基本上他們仍是以CM(公分)測量,然後定義此長度是特定Dress size(6、8、10、12…)
每個尺寸區段差5CM。
舉例來說,Size 10 = 下圍測量68-72cm,Size 10 = 下圍測量73-77cm
我想講完這篇能夠立刻換算的人也大概有限🤣
只是作為研究覺得很有趣就是了~~~
但同時每一篇文獻或資料中都不免俗提到內衣尺碼的不統一性
明明人家衣服都有固定尺碼,到底為何內衣的世界要如此不合群呢
真是令人百思不得其解阿。
我們下篇見!🖖👙
Source: arttrav blog- getting-a-bra-that-fits-in-italy/ braforme blog/ Wikipedia (Approximate (band) size equivalents between various systems)/ prima donna blog/
標籤:
- #brafitspecialist,
- #brafitting,
- braexpert,
- brafitter,
- braknowledge,
- brasize,
- brasserie,
- cupsize,
- lingerie,
- LingerieTips,
- sizing,
- Underband,
- 內衣,
- 內衣專家,
- 內衣尺碼,
- 內衣推薦,
- 內衣知識,
- 內衣革命,
- 罩杯,
- 胸罩